媒体天财
《天津日报》采访金融学院副教授刘翠:电动自行车该不该上保险?
2025-04-24 供稿单位:

电动自行车该不该上保险?
非强制等原因导致投保率低 专家建议先部分试点再普遍推广
记者 庄媛 胡智伟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4亿辆。我市既是全国最重要的电动自行车产地之一,也是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在电动自行车为人们提供便捷出行的同时,交通事故、自燃起火等各类突发情况也屡见不鲜,因大多数车主并没有给电动自行车购买保险,导致在面对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时显得颇为无助。

  购买者 知晓率低 参保意愿低

  与机动车强制保险不同,电动自行车风险保障体系始终处于“慢车道”。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保险公司已推出针对性险种,但“车主不知”“险企难推”“社会关注少”的困局,让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处于无保险保障的“裸奔”状态。这道安全防线卡在哪里?

  “前不久,我骑电动自行车在路口和另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了碰撞,对方头部受伤,需要我支付医药费近5000元。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我才得知电动自行车也能上保险。如果上了保险,我就不用承担这么多损失了。”市民程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上个月的经历。

  大众对电动自行车保险了解多少?近日,记者走访了南开区五马路以及河北区榆关道上的多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随机采访了售卖者和购买者。“我不知道电动自行车有保险,日常就是短途代步工具,也没必要上保险。”“听人说过,但是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大部分购买者都不知道有电动自行车保险,知道的人也不会主动购买,只有少数年轻人觉得保险很有必要。“我日常开汽车比较多,汽车有交强险,我觉得给电动自行车上保险也很有必要。”市民李女士说。

  记者发现,销售门店不会主动向购买者推荐电动自行车保险。“我们这里有电动自行车保险,但具体是哪个公司的不清楚,保什么也不清楚。”当记者向一位店员询问是否有电动自行车保险的介绍资料时,店员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让记者上网搜一搜。记者走访了近10家专卖店,只有一家店员说出了投保渠道。

  在一家门店,记者偶遇前来咨询以旧换新政策的市民赵先生,他表示,几年前购买第一辆电动自行车时,经专卖店推荐,他上了一年期的保险,费用不足百元。到了第二年,没有人联系他续保,他也就没再参保。

  保险公司 并非强制购买 险企推广遇冷

  买卖双方对电动车保险的关注度和热情都不高,这一现象究竟是个案还是具有普遍性?4月17日,记者走访了我市两家保险公司。

  在河东区大光明桥旁的一家保险公司营业厅,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咨询电动自行车投保事宜。工作人员表示,线下无法购买,仅提供了一款线上产品,对于具体险种内容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记者随后下载该保险公司App,才找到该款产品的购买渠道。

  在河西区光华桥旁一家保险公司门店,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曾推出过每年98元的电动自行车专属保险,但因投保人数过少最终下架。“很多车主认为这类保险可有可无。我们曾尝试与销售门店合作推广,但大多消费者听说非强制投保后选择放弃。”工作人员透露,他们也曾与交管部门合作,其实交管部门在日常处理电动自行车事故时也常遇赔偿难题,但最后效果甚微,若这项保险能普及,将有效缓解相关矛盾。目前,针对电动自行车,并未强制要求购买保险,也不会影响上牌和使用,都是以鼓励大众自愿购买为主。“现在主推的是包含电动自行车意外险的综合险包,保费268元,保额20万元,其中包含12万元伤残死亡险、2万元医疗费。相比单独的电动自行车险,这个组合更划算。”店员补充道。

  在采访中,一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透露,影响电动自行车购买者参保的因素还包括车辆“限速”问题。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车速最高不能超过25千米每小时,但现实中,一些车主为了提速,私自对车辆进行改装。“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即使上了保险,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也是不理赔的。”该工作人员说。

  专家 行业先行试点 保费补贴破冰

  在乐鱼体育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保险专硕中心主任刘翠看来,推广电动自行车保险很有必要。

  刘翠说:“从经济赔偿层面看,电动自行车保险能为车主提供意外碰撞后的意外伤害保障,一旦因自身责任给第三方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由第三者责任保险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可减轻车主可能面临的巨额经济赔偿压力,也可在车辆丢失时给予车主相应的经济补偿,减少财产损失。从社会稳定角度来看,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交通事故频发。在许多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中,部分车主因经济能力有限,难以承担对受害者的赔偿责任,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甚至导致受害者家庭陷入困境。保险的介入,能确保受害者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获得赔偿,有效缓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刘翠认为,虽然电动自行车保险有其必要性,但强制推广仍需考量诸多因素。强制投保可能会加重部分低收入车主的经济负担,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额外的保险费用可能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政策执行层面,强制投保也面临如监管成本大幅增加、可能出现的车主抵触情绪等问题。在具体推广过程中,可采取“先部分试点再普遍推广”的策略,如先从快递、外卖等高频骑行职业群体中试点,或在新车销售时通过保费补贴形式鼓励消费者投保,逐步提升电动自行车保险的参保率。

链接: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4/22/content_143090_2095907.htm